這本書是美珠姐送給我的聖誕禮物,一直到今天身體不舒服臥病在床才有機會拿出來看。發現越看越有趣,因為我們與神之間的相處,就如同這本書,每個人幾乎都會遇到的狀況,都在書裡面表達的一清二楚。特別將這本書的前言分享給大家,有機會可以去買這本書來看看,如果你沒有試過與神摔角,可能你永遠都只是遠遠的感受不到神。
前言 與上帝的愛摔角
接受信仰就好像墜入情網。
有些人屬於一見鍾情,一開始就一頭栽入並深陷;另一些人則是起初覺得不適合,不知不覺轉變成衷新喜愛。然而不論是那一種情況,所有接受信仰的人到後來都會像麥格利治(Malcolm Muggeridge)所說的:「那好像是一種回家的感覺,又像是重新拾起失落的生活、接起響個不停的電話、坐進虛位已久的餐桌。」
但是羅曼蒂克的戀情會被現實生活摧毀。我們將自己獻給上帝,卻在與祂的關係中不斷掙扎。我們義無反顧地投入,卻發覺自己害怕地只想逃跑。從相信到懷疑、從信任到困惑、從親密關係到被拋棄的感覺,我們發現與上帝同行並不容易。
大部分的人面對這種掙扎會感到內疚,總以為信仰應該沒有那麼複雜與困難。他們責怪自己,為了竟然對上帝有這種想法和感覺而悔恨不已。他們的掙扎只有被承認卻沒有被接納。
有一些人則選擇只活在信仰的表面,完全不理會心中的感受,冷漠地認為屬靈生命無關緊要。這種不在乎靈命的態度,導致他們既不否認也不接受靈性會有的矛盾衝突。然後,當有一天遇到困境,需要堅強的信心支撐時,他們缺乏磨練的心靈就會感到非常痛苦。
另有一些人用憤恨不平的態度來面對內心的衝突。他們與上帝、以及一切與上帝相關的事物隔絕。就像魯益師(C.S.Lewis)曾經提及,這種人把上帝擺在被告席,以他們對「生命該如何之」的主觀想法來控訴祂,讓上帝不得不接受。
然而,在上帝與我們的關係中,不論是罪惡感、忽視或怨恨,都不是祂的本意。這位上帝並不只是認識我們而已,祂是瘋狂地愛上我們。我們的創造者始終在向祂的受造者求愛───即使為我們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。上帝把與我們的關係比做新郎與新婦,渴望與我們有最親密的結合。祂尋求我們的愛,那種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和盡力的愛,那種會滿溢到我們周圍的人的愛。耶穌所教導的所謂「最大的誡命」,事實上,就是在描寫這位至高愛慕者所夢寐以求的愛。
然而,這只會讓我們更加進退兩難罷了!
因為惟有全人的獻上才能回應上帝的渴望,但這也是我們最掙扎而不願給的。要說到盡心、盡性、盡意和盡力,那不就是全部的生命?就如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創辦者該柏爾(Abraham Kuyper)曾說過:「對我生命的每一吋,基督都會說:『是我的!』」
我們試圖藉著訴諸理性來逃避如此顫巍複雜的困境。我們不用「關係」的方式來回應上帝,反而冷靜地處理祂的「提案」,把它當作一個純理論的觀念來評估其美意。
有一位文士先向耶穌提問,在聽到耶穌第一次說出最大的誡命之後,這人接著回應:
老師!你的回答又清楚又正確。沒錯,上帝是惟一的,除祂以外沒有別的。以全心、全意、全力來愛上帝,又愛別人如同愛自己一樣,這比所有的祭物和犧牲品加在一起還要重要!
可是光是理智上的認定不是耶穌要的。所以耶穌回答他:「差不多了,你已經在上帝國的邊界了。」(馬可福音十二32-34,The Message直譯)
耶穌很清楚,知道要用全人來愛上帝和真正去實踐那種愛,兩者之間是有一段距離的。也就是說,掙扎是無可避免的。
內疚、冷漠和憤恨會阻攔我們回應創造者的呼喚。從早期的沙漠教父到中世紀的神祕主義者,從古代的殉道者到現代的諸多聖者,這股與愛的上帝同行的掙扎,也標誌在這些偉大的心靈之中。
這種掙扎也必定標誌於我們的心中。
如果無法在上帝面前承認、談論並坦然呈現這股關係中的張力,那麼我們不僅無法接受被創造的愛,也將無以回報。我們不只希望和上帝相遇,也渴望與祂建立可靠的關係。我們想要認識也被認識,好讓自己全然進入上帝奧祕的驚喜。
然而,這份關係要求的不只是默默順從而已,還要求坦誠與深刻的了解。這種需要充分了解的愛,要求我們去探索通常不願去觸碰的層面───也就是與上帝關係中的錯綜複雜,這複雜性直接打擊關係的核心,甚至威脅到這份關係能否持續下去。而任何其他靠近上帝的方法都是錯誤的。
我始終同意魯益師是「全英國最不情願接受信仰的人」,因為他所經歷的嚴重打擊足以讓他遠離信仰,因此,在近代的基督徒中,大概也只有他能將信仰這檔子事解釋清楚。
但如此的心路歷程並不常見。當衝突發生,我們常是壓抑下去、冷漠視之、情緒失控或乾脆逃之夭夭。我們以為這種虛假的群體(pseudo-community)就是最容易與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可惜不是。
除非我們願意探索存在於我們之間最深的關係層面的動力,否則我們永遠不可能描繪和經歷到群體。史考特‧派克(M.Scott Peck)將之形容為進入混沌,因為那是混亂、恐懼與艱難的。他說的沒錯。我無法在一開始就告訴你,在人與人的關係中,要解決衝突並坦誠以對,對我而言是多大的痛苦;但我發現,在追求與上帝的關係時,這樣的考驗更是令人卻步。有些問題我不想說出;有些感覺我不想擁有;有些懷疑不願承認───特別是當我知道,這些只會讓我在上帝面前更加無所遁形而已。
然而,只有當我願意欣然接受這樣的掙扎,才有可能展開我渴望的旅程───與上帝親密連結。
而那將是值得一切的精采旅程。
轉載自 與神摔角 前言 與上帝的愛摔角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可以到博客來書籍館購買與神摔角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